loading

中國歷史性載人飛行任務神舟十三號抵達新空間站天宮

環球時報 鄧小慈 酒泉 範安琪 北京

sz13

據中國載人航天局(CMSA)稱,神舟十三號飛船上的三名中國宇航員周六進入中國空間站天宮核心艙天河。 神舟十三號成功完成與在軌天河艙自動快速交會對接後,神舟十三號機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進入天河軌道艙,這是我國第二批進入中國天宮空間站的機組。 .

SZ138

和其他人一樣,當他們第一次進入新家時,神舟十三號機組人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他們溫馨舒適的臥室並連接到 Wi-Fi。 一段直播視頻顯示,第一個進入的小翟激動得倒立在空中。 三人隨後設置了用於太空-地球對話的無線耳機。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說,在向地面控制中心報告安全情況後,宇航員們很快就會在新家享用第一頓午餐。

中國歷史性載人飛行任務神舟十三號抵達新空間站天宮 3

這三位新居民中,有我國首位太空行走者翟志剛、首位踏入我國空間站的女宇航員王亞平、首位在國際航天局受訓的宇航員葉光復。 他們將在太空停留六個月,是神舟十二號機組人員時間的兩倍。 他們預計將於 2022 年 4 月返回地球,這意味著他們將在太空中度過一個特別而難忘的中國新年。 他們的任務是進行兩到三個艙外活動,也就是眾所周知的太空行走。 《環球時報》從任務內部人士處獲悉,王亞萍將至少參加一次太空行走,成為第一位實現這一壯舉的中國女性。 根據 CMSA 的說法,他們還將安裝連接大小機械臂的傳動裝置和相關的懸掛裝置,以用於未來的施工工作。

SZ1301

中國載人航天局 (CMSA) 表示,交會對接發生在周六早上 6 點 56 分,距中國西北部甘肅省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長征二號 F 運載火箭飛行六個半小時後在發給環球時報的一份聲明中。 飛船徑向對接天河核心艙底部,安全順利地將第二批居民送往中國空間站。 CMSA表示,已經形成了一個組合飛行,由位於中心的天河核心艙和側面的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天舟二號和運-三號貨運飛船組成。

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CAST)的航天器開發人員稱,他們設計了一種新的交會路徑和盤旋飛行模式,以支持徑向快速對接。 儘管“太空華爾茲”很美,但比起神舟十二號、天舟二號、運-三號任務演練過的天河核心艙前後對接難度要大得多。 “對於前後對接,飛行器有一個200米的停留點,即使在發動機不工作的情況下,它們也能在軌道上保持穩定的姿態。 然而,徑向交會沒有這樣的中途停止點,它需要持續的姿態和軌道控制,”中國科協在給《環球時報》的一份報告中說。 其補充說,在徑向交會過程中,航天器需要從水平飛行轉為垂直飛行,姿態機動幅度大,對航天器“眼睛”及時看到目標、確保“眼睛” 》不會被複雜的燈光變化所干擾。 專家指出,這種新的對接方式的成功將是中國航天器對接能力的又一標誌。

上一個
調查顯示今年日本有超過 20,000 種食品價格上漲
中國(廣州)國際建築裝飾博覽會 2021
下一個

分享你所愛的


為您推薦
沒有數據
與我們聯繫
我們不斷努力,只為成就客戶價值
解決方案
地址
廣東省肇慶市金灣南路塔爾森創新科技產業園P. R. 中國
Customer service
detect